超、短、快的影片時代

超、短、快的影片時代

“…there's going to be a big trend towards content being much more interactive so all of the tools that we were launching as well as polling, trivia games, etc., is really…

圖片







“…there's going to be a big trend towards content being much more interactive so all of the tools that we were launching as well as polling, trivia games, etc., is really a way to put these tools in the hands of creators to see how they're going to be the ones creating the formats of the future.”-- Fidji Simo, @VidCon Australia 2018


談到內容行銷的形態,包括直播、錄播或Podcast在內等影音內容,已然成為人們最喜歡消費的內容型態。一如Facebook公司的影片產品副總裁霏吉.西摩(Fidji Simo)所言,「觀賞影片已經不再只是被動接收訊息,而是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雙向互動。」
「看」影片商機趨近成熟

近年來,許多人投入直播,或是錄製精美的影音內容,透過Facebook、YouTube、Twitter、微博或Instagram等社群媒體對外傳播。有趣的是以往提起錄製節目或直播等活動,感覺上應該是新聞傳播行業的從業人員或藝人、明星的專利,但如今卻進入了百花齊放的紀元。而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的預測,2020年影片廣告營收預計可達198.1億美元,顯見其龐大商機。

打開Facebook或YouTube的影音頻道,我們不但可以看到很多明星、網紅對著螢幕擠眉弄眼,現在連醫生、政治人物、科學家或一般素人也都紛紛搭上這波風潮,一起夯影音。

影音平臺豐富了人們的視野,也顛覆了許多傳統行業。舉例來說,以前一些懷抱音樂夢想的年輕人,必須先錄製Demo卡帶毛遂自薦,再不然就得透過選秀節目,才有機會展現音樂才華。但如今已經不用這麼麻煩了,只要申請一個YouTube帳號,就可以盡情展露自己的音樂創作能力。再不然也可透過Facebook直播,讓親朋好友幫忙擴散,使更多人看到自己的表演。


每人平均花2.3小時看YouTube



根據IFPI國際總會發布的「2016年消費者網路音樂調查報告」,有高達82%的使用者造訪YouTube是為了聽音樂。Ipsos臺灣董事總經理錢志遠指出:「臺灣有超過90%的Y世代網路人口至少一個月造訪YouTube一次,而臺灣各年齡層平均每週觀看YouTube的時間已成長到16.4小時,也就是每人平均一天花費將近兩個半小時觀看YouTube。」由此可知,使用者不僅願意花更多時間觀看YouTube的影音內容,隨著行動裝置普及與多平臺應用,網路影音已經跨年齡層進入到使用者的生活中,能觸及的使用者年齡層分布也愈來愈廣。

以往一般民眾並不容易接近使用媒體,但現在透過Facebook或YouTube等社群媒體,即便是素人創作者也有機會發光發熱!由於這幾個平臺都是跨國性的社群,或許還可以幫助創作者觸及全球觀眾,讓所有人自由地分享獨創的影音內容。

舉例來說,三人團體玖壹壹當初是先在YouTube上頭推出單曲引發熱烈討論與迴響,後來才正式出道;而經營生活類型頻道的聖結石,推出的MV不僅平均觀看次數破千萬,「真的不想嘴」單曲更擠進2017上半年熱門歌曲排行榜,讓人跌破眼鏡!


創作者跟平臺互相依賴



影音內容創作蔚為風潮,Facebook和YouTube也扮演重要的推手。好比Facebook前陣子在直播影片與一般點播影片之中,加入投票、小測驗與遊戲等功能,讓創作者可以在直播節目中透過這些功能與觀眾緊密互動;最近,也開始推出「雙直播」的機制,讓直播內容可以變得更為多元、有趣。

YouTube也來勢洶洶,不可小覷!他們持續透過線上、線下的豐沛資源,協助創作者成長。舉例來說,針對廣大的音樂創作者,YouTube音樂人創作中心以階段性的方式協助創作者理解如何應用不同的工具與資源,同時,在YouTube創作者學院中也可以找到許多的線上音樂頻道經營資源。

無論是Facebook或YouTube,他們之所以提供便捷的工具和資源,無非都是希望增加自家網站的優質內容與流量,幫助創作者踏上創作之路,也讓努力創作的影音內容更受到全球網友的支持與青睞。


好的內容取材當下就決定



過去,想當一名創作者可能有很多門檻,但如今這些限制已逐一被排除了,您是否心動呢?只要透過影音述說自己的故事,就有機會藉由社群媒體的幫助尋覓到知音。YouTube頻道「不要鬧工作室」創辦人Johnny提到,經營影音自媒體的成敗關鍵,最重要的還是內容。所以,當他在取材階段時就會特別去思考這次想要錄製的影片主題能否吸引網友的青睞,同時也會思考影片內容有沒有值得新聞媒體報導的熱點?

有鑑於觀眾對於內容選擇的主導權愈來愈高,所以在從事影音內容創作時也需要注意品質。網紅HowHow也跟大家分享他的成功經驗,如果大家想從一般的素人晉升為人氣YouTuber,就必須多看、多聽和多體驗;除此之外,也要對創作保有熱情,並且重視網友的意見與建言。

賈伯斯曾說過「想要成功並不難,首先得讓自己保持熱情」,而從自己的興趣或專長出發,先找出想要投入的影音內容創作類型,也是很好的方法。如果你還不熟悉影音內容的創作流程,可以上網觀摩一些知名YouTuber或網紅的作品,再規劃自己的主題。有興趣的人,不妨從參與別人的直播節目開始,慢慢再學習錄製Podcast、直播以及投入影片剪輯的工作,進而成立自己的影音頻道。


2018 Video Facts



一分鐘影片=180萬字(英文)
One minute of video is worth 1.8 million words. (Forrester Research)

在網站首頁加上影片能提高80%轉換率
Including video on landing pages can increase conversion rates by 80%. (Unbounce)

看過影片的消費者提高購買商品的意願1.81倍
Shoppers who view demo videos are 1.81 times more likely to make a purchase than non-viewers. (Adobe)

用影片來做行銷的公司,有27%更高的點擊率、34%更高的轉換率
Companies that use videos in their marketing have 27% higher clickthrough rate and 34% higher conversion rates than those that don’t. (Buffer)

資料來源:線上製作網站biteable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或是請我喝杯咖啡



★ 提升你的內容力,請別錯過《內容力:打造品牌的超能力》線上課程



★ Photo Credit:unsplash-logoThomas Russell



★ 文章來源:本文原發表於《英語島》雜誌2018年11月號



Buy Me a Coffee








你可能會喜歡這些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