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吳泰毅副教授談傳播研究與學術對話



112學年度的「學術交流坊」,由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創新傳播與數據智慧實驗室開啟新的交流系列。11月3日,以「數位時代的溝通與說服」為題,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的吳泰毅教授,詳談傳播理論與社群媒體交織的說服與溝通。

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吳泰毅副教授提到,關於做研究這件事情,可能各位研究生過去在碩士班階段已經做過研究,所以並不是從零開始。所以,這樣聽起來比較好,但也可能過去的碩士班經驗不是太愉快,或者可能已經畢業很久了。所以,每個人的狀況可能不太一樣,也或者說你原本不是在傳播的領域裡面,所以現在要轉換到一個比較社會科學導向的範疇,所以可能跟你原本的背景不太一樣。

身為過來人,吳副教授說:「你可能會有一些徬徨、有一些害怕,然後很多時候因為要讀文獻,坦白講是因為讀英文的關係,更覺得吃力。如果是讀中文文獻的話,可能你還不會那麼痛苦。但是因為要讀原文,所以很多同學會覺得很吃力。」

他還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都是一門課一個禮拜至少要讀三篇原文,不知道現在秦老師是否還有這樣子的規定?吳副教授笑著說,回想起當初的歲月,真的是超苦的。

「當年在碩士班的三門課,每一門課每一個禮拜至少要看三遍:就是早上起來,吃完早餐之後就開始讀,然後讀到吃午餐。吃完午餐就再繼續讀,然後再來就是吃晚餐。然後,還是繼續讀⋯⋯沒錯,就是照三餐這樣讀下去。」

吳副教授回想當年,那時候還沒有那麼方便的翻譯軟體,只有聊備一格的翻譯機,也沒有強大的翻譯軟體。不像現在,有些學生居然直接用Google翻譯,或是讓ChatGPT幫忙摘要整理讀書筆記。

他語重心長地建議博士生要多看原文,因為光看懂它還不夠,更要鍛鍊自己的語文能力,還有要多勇敢去發paper跟投稿⋯⋯不管將來是不是要真的進學術圈工作,但是至少這幾年總是得走學術之路。


「更何況未來若有機會去國外發表的話,經驗也會不一樣。比如說,若有機會去布達佩斯參加研討會,當然要去玩啊!沒有人參加研討會,三天都待在會場。你當然可以去玩一下,想想那有多好。很多美國學者都這樣,他們是因為可以去玩,所以激勵他們做研究!當然,你也可以這樣。仔細想想,因為我們要去哪個地方投研討會,所以讓你有這個動力去做研究。Okay?講回來做研究這件事情,我個人的經驗不敢說這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我也就是代表我個人。」吳副教授建議大家,要做自己感興趣的議題。

比如說他因為自己喜歡看網路留言,所以就做了一個跟留言有關的學術研究。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但是如果可以把這個喜好變成研究的話,就會是一股堅持你走下去的動力。

做研究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過程也滿枯燥的,你很可能會因此受挫。尤其當你還是初學者的時候,可能常常會覺得自己有一個太棒的題目,然後老師卻覺得不可行,或認為大家都做過⋯⋯你會有很多的挫折,但如果你是做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好比你喜歡運動,你做一個跟運動有關的傳播研究;或者你喜歡看電影,你做一個跟電影有關的傳播研究。又或者你喜歡上網買東西,你也可以做一個網路購物相關的研究。

 


自己的興趣跟喜好可以支持你,在你覺得很絕望的時候,至少它是一股支持你走下去的力量。吳泰毅副教授笑著說,他曾有一個學生說過:「老師,我要做這個網路打遊戲的研究。」然後好不容易做完研究之後,他卻說:「老師,我再也不打遊戲了!」

嗯,所以這樣也滿好的。好比你可以做一個跟拖延有關的研究,做完之後你就不拖延了!就怕你這個題目做了三年都還做不出來,只因為自己還在拖延⋯⋯

所以,吳副教授建議大家要找一個自己有興趣的題目。當然,指導教授也非常非常地重要。找一位自己覺得合得來的老師:他能夠給你批評,但是你不至於覺得很受傷;或是不會讓你造成很多心理跟生理上面的困擾的老師,這個很重要。


吳副教授說:「你的指導老師或是在學術領域指導你的這個人,你要能夠feel comfortable。之所以要能夠在他面前犯愚蠢的錯誤,這是因為你肯定會犯很多愚蠢的錯誤。」

他提醒所有的博士班同學,犯錯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唯有自己犯過很多愚蠢的錯誤,才會記得犯了這些錯誤,然後你不會再犯。很多學生不敢主動問老師問題,反而都問其他人,因為學生希望在老師面前展現良好的形象,而不是被老師發現自己是一個很蠢的人。很多人希望在老師面前,展現出自己是一個準備好的人,然後老師問什麼問題,都可以馬上回答出來。

當然,這樣的心態也沒有錯啦。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可以在老師面前安然自在的犯錯,那就表示自己可以學到更多。

吳副教授以《傳播理論研究》這門課為例,鼓勵大家多讀原文的文獻,好好地從源頭去理解:到底這幾位學者,當初都是怎麼提出這個理論的?後來在發展什麼架構?

很多學問,並不是單單一本教科書就可以講得清楚。唯有多去看不同的文獻和書籍,釐清理論的來龍去脈,然後加上自己慢慢吸收之後,才會恍然大悟!

很多時候,只要構思當初學者為什麼會提出這樣子的見解出來,就可以去思考理論的邏輯與架構。有些理論,它就是一個根據實驗法所來的,所以它永遠都在比較兩個不同的情境,然後到底差別在哪裡?


也有的理論好比「使用與滿足」,有時不是用一個簡單的問卷設計就問得出來的。所以,談到「使用與滿足」,這個人必須有辦法表達出他的動機是什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因為「使用與滿足」都是用問卷的方式自我報告嘛,所以它一定要有這樣子的前提。我們覺得使用者知道他的動機是什麼?否則,「使用與滿足」就沒有辦法做了。

「當我們知道這些事情之後,會對理論會更了解。那你對理論更了解,你怎麼去掌握它,你怎麼去應用它,你就會更自在,你就會更加理解。到了那個時候,你要去做什麼樣子的研究,或者怎麼去應用它在那個情境的時候,就會比較自然地推動你去做你的研究設計。但是,前提就是你在讀它的過程當中,可能你要先去忍受一些痛苦跟折磨。」

吳副教授提到,讀博士班都會面臨資格考這道難關。他還記得之前通過資格考之後,曾被老師問到:「你有什麼樣的感覺?」我就覺得很痛快!什麼叫做痛快,先痛再快。先痛,再快樂。做學問,很多時候是這樣子。我們要先有痛苦。

你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你痛苦過。所以,讀博士班的這段歲月就是一段會讓你痛快的時光,也希望大家某一天都能夠達到那個痛快的境界。

 


張貼留言

留言